|
|
向科学发展要安全要效率
---广铁集团运用调度信息技术保安全促效益
本报记者 刘爱平
3月中旬的一天,在京广线丝茅冲站信号楼,值班员丁新强、信号员宋坤向记者演示OPMS4.0系统的车站防错办功能:客车T15次应开往长沙站方向,当值班员把进路点击为长沙东站时,系统拒绝执行,电脑屏幕上立即弹出“下行进路方向错误,请重新办理”的提示。丁新强说:“这是一把安全锁,锁住了多方向车站列车进路的错办。” 随着列车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吨位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操作和各工种间信息不对流的调度指挥方式,已不能适应铁路运输高速重载的发展需求。从2006年起,在铁道部运输局、信息办、信息技术中心总体指导下,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担当了计划调度管理系统(OPMS4.0)和TDCS/OPMS信息交换系统的研发和试点工作,并于今年4月10日在广州通过铁道部评审。系统以运输安全和效率为目标,以信息共享为突破口,以“一日一图”为载体,覆盖铁路局调度指挥全过程,为保障调度指挥安全、提高调度工作质量和减轻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了有效手段。 系统以安全运输为核心,通过信息关联,对安全生产实行闭环管理和流程化管理。实现了旅客列车技术作业站、运行经路,重点列车运行追踪间隔和超限列车会让的安全监控,防止重车过站、施工封锁区间防护等功能。如在施工调度管理上,通过对施工作业进行流程管理和控制,形成从月计划到日计划对区间、里程、限速等条件的闭环管理,实现了调度计划、限速命令、揭示命令三者间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防止了调度施工组织流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施工区间、里程、限速等关键环节的错漏。 系统以运输效率为目标,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把值班主任、计划、机车、客运、货运、施工和军特运等调度子系统连为一个整体,实现了调度日(班)计划高效协同编制。该套系统在广铁集团投入运行后,由于计划的协同编制和信息交换的适时,该集团调度与车站之间成为“零距离”,调度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目睹”现场的车流情况,根据现场操作的实际进度,督促并合理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列车工作计划的质量和兑现率。在OPMS4.0计划子系统中,计算机对违流、违编进行监测和提示并自动形成台账,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在施工子系统中,施工组织的全过程均通过网络完成,计算机根据审核通过的施工日计划自动生成运行揭示调度命令和施工调度命令,自动获取给点信息,自动计算并形成施工计划兑现率及相关统计报表。 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还有效地减轻了调度员的劳动强度。原来由调度员手工填记的数十种台账全部改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调度员从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信息共享减少了计划员之间交换和重复读取列车编组等数据的劳动;客车日班计划系统通过追踪车底交路自动按日(班)生成客车计划,调度员无须再人工推算。 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为广铁集团调度台提供了整合的空间。2008年,该集团调度台轮岗班组由61个减至41个,精简列调、计划、机调、客调、货调、电调等台20个,列调台平均管辖里程307.4公里,行车密度最大的京广一台开行图定客货列车139对,管辖范围最广的京九粤东台辖52个站、659.3公里,高于全路平均水平。
|
|
|
|
|
|